时隔几月,又找了本“新书”。依旧是山翠夏人的小说:原文链接 作者未分章节,故为图方便,私自分了十二部份。 此翻译只当一乐,如果日后出了中文版出版物,将会转为私密文章。本作品已经完结,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原文阅读。 0 不行。这血止不住。 为了止住动脉的血流,我将拇指与食指像钳子一般紧紧握着左臂,用尽浑身的力气夹紧。 但是,紧握着的地方之下数厘米的之处的…
餌食の本懐 第一部分
《世纪三部曲》读起来累人,随手点开了《长安的荔枝》,不曾想就这么一口气看完了。这是第一次读马伯庸的文字,不得不说,马伯庸真会讲故事啊,紧凑的很,跌宕的很,有意思极了。
这本书教会了我一个道理——要读文件,要细致的检查文件。有的人坏,太坏了。
整个故事也是有着不少的传统套路:什么相互利用转为好友却又决裂啊;什么荔枝园是父母继承下来的啊;什么奴仆帮他是因为唯一一个把他当人看啊。。。但是这种套路到不能再套路的内容,放在这里也是不会让人太过反感。这只是一篇围绕着李善德的文章,其他人的转变、经历哪怕再套路,再无趣,也是为李服务的,只要围着这个上林署监事在做的这么一个送荔枝的事就够了,这些套路没有什么详细后续,没有什么引申描述,自然不会太在意。私以为这偏偏是这么个短篇能够有个好口碑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。(至少在我这算个加分项了)
当然了,李善德最后借着这次机会和他的性子,最后却是躲过了安史之乱,该说是幸运吧。
顺便看了微信读书上的大家的评论,主要是浏览了下认为一般和不行的。多是批评商业化内容和人物扁平什么的。商业化来说,也就是些套路的矛盾吧,其实不是什么重要部分,不过是让这些角色为事件情节的转折服务罢了。至于人物扁平,许是我看惯了那些个推理小说,倒是不太在意了。
简单想想这书没啥好说的,就随便写个说说记下来得了。怎么就这么快看完了呢,还准备算作五月的第一本的呢。